不要把职场上的升降太当回事

  勾践之所以肯以万金之躯作夫差的仆人,刘邦之所以接受项羽的策封,是因为他们知道:学会适当的顺应,可以避免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悲凉。

  有一位在别的部门担任科员的同事,工作非常努力,人也很有才干,大家都知道他很想当科长,同时也都认为他有当科长的能力。后来他真的被提升了,看他每天办公、开会,忙进忙出,兴奋中难掩骄傲的神色。大家都替他高兴,也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。可是过了一年,他“下台”了,被调到别的部门当科员。

  据说,得知消息的那天,他锁上办公室的门,一整天没有出来。当了科员后,大概难忍失去舞台的落寞,他日渐消沉,后来变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,再也没有升迁过。

  事实上,人生的舞台上台下台本就平常;如果你的条件适合当时的需要,当机缘一来,你就上台了。

  如果你演得好演得妙,你可以在台上久一点,如果唱走了音,演走了样,老板不叫你下台,观众也会把你轰下台;或是你演的戏已不合潮流,或是老板就是要让新人上台,于是你就下台了。

  上台当然自在,可是下台呢?难免神伤,这是人之常情,可是我认为还是要“上台下台都自在”。所谓“自在”指的是心情,能放宽心最好,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,免得让人以为你承受不住打击;你应“平心静气”,做你该做的事,并且想办法精练你的“演技”,随时准备再度上台——不管是原来的舞台或别的舞台——只要不放弃,终会有机会。

 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很令人难堪,就是由主角变成配角。如果你看看电影、电视的男女主角受到欢迎、崇拜的情况,你就可以了解由主角变成配角的那种难过心情。

  就像人一生免不了上台下台一样,由主角变成配角也一样难以避免——下台没人看到也就罢了,偏偏还要在台上演给别人看。

  由主角变成配角也有好几种情形,第一种是去当别的主角的配角,第二种情形是与配角对调。这两种情形以第二种最令人难以释怀。

  真正演戏的人可以拒绝当配角,甚至可以从此退出那个圈子,可是在人生的舞台上,要退出并不容易,因为你需要生活。

  所以,由主角变成配角的时候不必悲叹时运不济,也不必怀疑有人暗中搞鬼,你要做的就是“平心静气”,好好扮演你“配角”的角色,向别人证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。

      这一点很重要,因为如果你连配角都演不好,那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还能演主角呢?

  如果自暴自弃,到最后就算不下台,也必将沦落到跑龙套的角色,人到如此就很悲哀了。如果能把配角扮演好,一样会获得掌声,如果你仍然有演主角的能力,自然会有再度独挑大梁的一天。

  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,难以预测的,起伏难免,有时是逃不过去的,碰到这种时候,就应有“上台下台都自在,主角配角都能演”的心情,这种心情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,也会为你寻找到再放光芒的机会。同时,你的这种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,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人。

  成功者无论在什么样屈辱的环境下,都能上能下。昔日越王勾践的“尝粪之耻”,韩信的“胯下之辱”,都是忍辱负重的极典。

  保持个性固然是正确的,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力,没有主见,没有独立的人格,也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。

  但成功者往往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,学会适当的顺应,否则容易导致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悲凉。而惟有能上能下,方能有效地保存实力,寻找机会,再展宏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