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晚报热议速录的高端需求
速录业从1994年在国内出现到今天,已经发展了15个年头。今年,经教育部审批通过,河北软件职业学院率先开设了计算机速录和文秘速录专业,速录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进入大专院校进行招生。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争议一片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黎陆昕表示,像速录这种重复性的工作,是一种熟练工种,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完成,或者在大学其他专业中设立一个速录的技能培养,没必要单独设立专业。
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唐可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。他说,目前速记员的培训周期在半年左右。但是,这么短的培训时间很难达到目的。在学校里,课时不足是速录课面临的一大问题。相反,如果设置专门的专业,“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学速录,然后再上公共课,这样他们就可以用速录做课堂笔记了,这样既延长了课时,又锻炼了他们的速录技术,一举两得。”
我国速录师目前有3万~5万人的缺口,另一方面,速录行业中,大专生和中专生的比重最高,分别占51.71%和37.5%,本科学历只有3073人,占9.27%,速录仍然更多地在大专院校甚至初高中学历的“低端”层次上徘徊。在唐可为看来,设立速录专业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为供不应求的速录市场提供更多高水平的速录师。
速记公司一般都是底薪加提成,高级速录师的薪酬水平一般在5000元/月左右。然而,很多人简单地把速录和打字员等同起来,划入低端行业,这对它以后的发展肯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。[ 新民晚报 9月4日B4版]王娟 王国强(上海香函速记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