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新型就业模式的中国速记王―――――记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董事长蒋朝参

     2005年8月4日凌晨4点多,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,缕缕红彤彤的霞光在暗蓝色的天幕背后喷薄欲出。首都国际机场大厅入口处,一大群记者翘首张望,微微有些闷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等待的耐心。
6点整,机场播音员甜美热情的嗓音传入耳际:“各位尊敬的旅客朋友,来自维也纳方向的航班将于5分钟后降落,请接机的朋友做好准备……”人群开始骚动起来,争先恐后向里冲,以便占据一个有利地势。
6点10分,一行18人的身影陆续闪现在贵宾通道出口。他们,就是前往维也纳参加第45届“国际速联大会”的中国代表团。历时十余天的会议期间,在那个闻名世界的音乐之都,他们凭借着先进的速记技术研究成果,奏响了中国速记最强音。
“来了!快!”等候多时的记者们蜂拥而上,连绵闪烁的镁光灯不断映照在这群措手不及的归国人员脸上。
“是他,就是他!”一个眼尖的记者叫了起来,拉着同伴兴奋地挤了过去。在灯光的聚焦下,一位体态魁梧、雍容大方的中年男子被七八个记者团团围了起来。
“蒋先生,我们得知您在这次大会上被推选为常务理事,对于这样的荣誉和成功,您是怎么看待的呢?”
“您从一位农民变成速记大师、民办高等院校院长,可否谈谈您的成功经验呢?”
“您的成功,为生存在城市里的打工者做出了榜样,接下来您的学校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规模,帮助更多的人提升就业素质呢?”
中年男子那张平易近人的脸上,挂着一如既往的自信、从容的笑容。他微微颔首,谦逊地摆摆手,“荣誉只属于过去。成功?我才刚刚上路呢。”
他,就是被称为“中国速记推广第一人”的蒋朝参。也正是他,引领着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向——电脑速录师。
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到著名速记教育家,他的人生之路上缀满鲜花和掌声;然而,一圈圈华丽的光环背后,那些不堪回首的创业艰辛和失意,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?在漫长而坎坷的创业道路上,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压力,也攀登上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