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华东交通大学,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开了一家书吧,生意火爆。他们的经营方式其实很简单:学生通常在教材之外有很多的藏书,放在书柜里不如放在书吧中,只要想办法让大家都把书放进来(小股东们都有一定的借阅优惠),就有了一个“图书银行”。将书循环使用,并相应开展主题阅读、读书沙龙等活动,一门小生意就成型啦!
孙晓英心中的书吧,有很多美妙的元素,比如醇香的咖啡、慵懒的音乐、人来人往的放松空间,可以坐着发呆的长沙发……
她说:“我想开一家让人一眼爱上就舍不得走的书吧!”
这样的书吧不多,她欣赏的有两个。一个是台湾的“诚品书店”:24小时不打烊,店里有楼梯地毯,没钱的人也可以倚靠在楼梯上,随意而坐,看自己喜欢的书,看一天不买也无所谓。这样的书吧自有一种气度,人在其中,一言一行也变得有书香味。
另一个是北京的光合作用书房。它有一个分店深谙混搭之妙:一层售卖杂志、畅销书和创意集市产品,一二层之间的台阶通向一家波希米亚风格的女装店,二楼隔着走廊还有一家安静的酒吧。整层楼都飘着咖啡的浓香,伴着小野丽莎的音乐,氛围很好。在孙晓英看来,书吧这门生意,更像是自家客厅的延展。钱是要赚的,但赚得更多的,是乐趣。孙晓英认为,开书吧之所以是“太太生意”,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:
第一,投资不大。从创业成本的角度,孙晓英的书吧显得有些奢侈,套内120平方米的空间,比很多书吧都要大。其实,普通休闲书吧,门面面积在20~40平方米即可,地点除了高档社区,也可以在学生和白领聚集的地方。店面租金不要过高。比如,可以在大学附近租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房,装修以简洁明快为主,可以饰以名画、书法等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饰品,体现安静、休闲的风格,装修大概在两万元左右即可完成。此外,购买图书杂志以及茶具、食品、饮料等支出大概花费5000元,加上办理执照等费用,不超过10万元即可开张营业。
第二,管理不复杂。由于存书量不如书店大,且同一本书不需要太多重复储备,所以进货就在普通的图书批发市场就可搞定。而且雇员也不需要太多,一到两个就足够。“书吧里坐着很舒服,有时会碰到志趣相投的客人,光聊天就能很愉快。我自己就非常喜欢呆在店里,不需要太多雇员。”进货简单,雇员简单,再加上书吧实行的多为会员制,只需要逐步建立比较稳定的顾客群,顾客素质通常较高,所以,这是一个比较让人愉快的职业。书吧的会员制其实也相对简单:可以推出读者会员卡,持有会员卡可以享受8折优惠,可在保持书刊整洁的同时免费借阅图书,或者年底享受相应的赠阅优惠等等。
第三,整个过程充满了情趣。对开书吧来说,几个重要环节都很“小资”。一是装修,大到书吧的风格,小到台灯桌布的选择,和布置自家书房或客厅并无什么不同。二是音乐的选择,从贝多芬到小野丽莎,随心随性,但同样优雅。三是书吧细节的打造。比如广州的学而优书店,它贴出自己的信条是:“学而优,可以仕,可以商,可以深入治学,可以自在悠游……”,而另一家联邦咖啡书屋则清晰地描述自己为“商务晴港、白领天地”…… 书吧信条的打造,既有助于营造书吧的文化氛围,也可让目标客户更加清晰。而一些简短而有智慧的小标语,也能帮助书吧主题的明确。
第四,可以发展产业链。 比如兼卖下午茶或者DIY服饰。孙晓英就在店里做了一个展示区,里面是她从各地淘来的特色衣服。坐累的读书者,可以站起来试试衣服,不买也是心情的调剂。
第五,做个沙龙女主人。书吧最好及时收集各种畅销书的书讯,有条件的话太太们可以自己编制一个畅销书排行榜,为读者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。还有就是沙龙服务,主题沙龙既可以营造书吧的文化气息,又给读者提供了心得交流的空间。文化交流、名人座谈等吸引人气的活动都是可考虑的方式。广州的联邦咖啡书屋定位主要是时尚人群,一到下午,就经常有设计沙龙举行,十分吸引人气。一个成功的沙龙女主人更能胜任书吧老板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