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一定听说过服装店老板在打折季节到香港“淘货”,收藏爱好者在旧货市场“淘宝”,可中原女孩杨琳在广州的创富经历却让人大开眼界——专门在拍卖行“淘房”,且在短暂时间里就赚下了百万资产。
意外发现“黄金眼”
我叫杨琳,今年26岁。 1998年从郑州一家建筑学校毕业,因为找不到工作,就离开豫东老家来到广州,在一家大型房产公司当售楼小姐。
随着售楼经验的积累,我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也日渐提高,半年后,我每月销售的房屋都在10套以上。 由于业绩好,我在公司里渐渐出了名。
有一次,公司销售主管让我去找一位刚拆迁房子的“潜在顾客”,说这人因为拿到国家补贴的几十万拆迁补助,购房的可能性很大。 然而,我去拜访时,这人却说已经看了另外一家公司的房子。 失望之余我问:“您那房多少钱?”顾客说:“每平方米4700元。 ”以我的经验,从那套房子所处的地段、物业等因素看,并不值这么多钱,于是我灵机一动:“我可以代您去跟这家公司谈价钱,给您节省钱。 以4700元为基础,省下的钱,您分1/3作为我的佣金,怎么样?”顾客当然乐意。 最后我以4300元成交,替他节省了4万多元。 虽然最后只得到1万元佣金,却让我发现了一条新财路——做“房产导购”。
此后,我干脆辞职,每天在各个楼盘售楼处转悠,认识了很多想买房的人。 我拿着委托书,代表这些顾客跟房产公司谈判。 本来自己就口齿伶俐,而且手里掌握着十几套房子的购买意向,谈判的砝码自然增加很多。 最后把房子买到手,往往都比市面价格低15%左右
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
到2001年4月,我手里已经有了18万元的存款。 一天,一位在广州市政法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有一批被法院强制执行的商铺和住房要公开拍卖,价格绝对比市场上便宜,如果我感兴趣可以过去看看。
3天后,在朋友指点下,我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,交了3万元保证金,然后领了牌走进了拍卖会场。
拍卖开始后,原以为会出现电视里演的那种频频举牌竞价的火爆场面,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,除几套商铺出现一番角逐外,住宅楼的竞拍基本没什么“精彩”可言。 甚至在拍卖横枝岗的一套50多平米的住房时,还出现了“冷场”局面。 尽管拍卖师在台上百般游说,可台下的买家丝毫不为所动。 几天前我也到现场看过那套房,虽然位置偏僻些,但房子还是挺不错的,况且起拍价仅5万元。
我往身边两侧看了看,见没人搭腔,不知哪里来了一股勇气,一下举起了手中的牌子。 “5万元!”拍卖师见有人回应,喜形于色地喊道:“18号小姐举牌了,还有没有人加价?”他喊了一通见还是无人竞拍,一槌下去,随着“咚”的一声响,那套房子就归我了。 旁边有工作人员赶紧让我签字画押。 也许在“老广”眼里,这种房压根就是“破烂”,但我认了,心想若卖不出去就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装修一下做自己的新房!
回去见到男友,我向他说了当天自己在拍卖行的“壮举”。 正忐忑不安时,他的一句话让我来了精神:“广州打工夫妻没房的遍地都是,到哪里能买到这么便宜的家呀?”不出他所料,仅两天时间我就联系到了买家。 是一对年轻的打工夫妻,因为经济能力有限,好房子买不起,差房子不想要,在广州转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,只好与人合租。 我手里的这套房虽然有些偏僻,但离他们打工的工厂不远,价钱又合适,正好符合他们的消费能力。 当时我出价7万元,对方还价6万元,不到半个小时,双方就以6.5万元成交,当天就办了房产过户手续。 刨去各种费用,3天时间我赚了1万多元。
初战告捷,我信心倍增。 不久,我又到拍卖行第二次参加了竞拍。 这次是一批因开发商无力还贷而被银行强行拍卖的毛坯房,因地处竹丝岗路,位置和环境都不错,房价自然也很高。 拍卖从最好的房型开始,经拍卖师短短一阵“鼓动”,场面马上就火爆了起来。 不到1小时,十几套房子就顺利成交,拍到房子的人无不笑逐颜开。 但我的心却凉了,每平米近4000元,一套房子就是40多万元,我根本无法同这些实力雄厚又有些“狂热”的家伙抗衡。
没想到时间不长,拍卖会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。 当拍到高层的几套房子时,会场里的“温度”骤然下降,有时一套房子仅有三五人竞拍。 最惨的要数那套“八婆房”(广东话丑陋之意),因为那套房子有些“三尖八角”,主卧室还有道横梁,这恰恰是凡事讲彩头的广东人最忌讳的。 以我过去当售楼小姐的经验,这种房型是售楼时最难啃的骨头,即使多给购房者打折也没用。 所以,当拍到这套房子时,就连拍卖师也没多大信心,起拍价仅20万元,可刚喊到21万元就再没人吭声了,眼看那人就要成交,最后我咬了咬牙,忍不住又加了5000元,因为我觉得这房实在太便宜了!谢天谢地,那人总算再没举牌和我争夺。
那时在拍卖行买房,银行还不提供按揭,通常要求在支付两成首期款后的10天内付清另外八成余额。 这次购房不仅用完了我的全部存款,还向男友借了3万多元。 我原以为这里环境幽雅,小区的物业管理也相当好,况且房价非常便宜,出手应该不成问题。 谁知我先后联系了十几个有购房意向的顾客,看房后都连连摇头:“太难看,还有那么道倒横梁,太不吉利!”“倒”房最怕没有周转资金,就像打仗时士兵忽然没了子弹。 转眼一周过去了,半个月过去了,房子还是无法脱手,我急得白天吃不下饭,晚上睡不着觉,嘴上起满了水泡。 难道这次自己真要栽了?
我琢磨,这套三室两厅100多平米的房子,在穷人眼里属“高档房”,买不起。 而一下能拿出几十万现金买房的富人,又嫌它不吉利、太难看。 无形中就被悬在了半空。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呢?急切中,我忽然来了灵感: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,让设计师巧妙利用空间,“隐去”横梁和三尖八角不就行了?我找到一家装饰公司,把设计师带到现场一看,他说其实问题很好解决。 根据我的要求,他很快就用电脑制作出了效果图。
1个多月后,房子装修好了,我一走进去简直大吃一惊,雅致、大气,高贵而不失华丽。 正午的阳光照在阳台上,有一种深邃灿烂的明亮感。 置身这温馨的“小宫殿”里,我第一次有了“家”的感觉。 真是个舒适的华屋啊!当时我就想,这套房不卖了,留给自己享受,哪怕有人给100万美金!不过,因装修花的10万元钱是向朋友借的,最后我还是忍痛割爱,以50万元的价格把它转让给了一对外籍夫妇。 虽然有些遗憾,但这次我一下就赚了17万,而时间只有一个多月。
随着“淘房”经验的不断积累,这几年自己在圈子里渐渐有了些名气,一些有实力的老板纷纷找上门来,要求与我联手搞投资。 我当然也很乐意。 以我现在的积累,小打小闹还可以,但要想迅速做大,依旧有些力不从心,而在广州这样的地方,商机转瞬即逝。 况且,不是有人说了吗?用自己的钱赚钱不算本事,能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赚钱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本事。 我就想当那个真正有本事的人。
2003年春天,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成功拍得北京路上锦华商厦一个三层的写字楼,面积有300多平米。 与住宅类物业相比,写字楼的拍卖价是最“低”的。 1996年该大厦每平方米的市场售价是1.1万元,而我们拍到的价格是每平米3300元,仅为当初市场价的1/3。 即使是这样,300多平方米的面积也需要100多万元的资金,如果不借外力,以我一人的实力是拿不下来的。 眼看着这样一只肥羊从自己面前跑过而吃不到,岂不要后悔死?这个楼盘经我们整修后卖出去,我和合作伙伴都美美地赚了一大笔钱。
半年后,我又“淘”到一单连男友都吓得直冒冷汗的生意。 当时广州郊区一家倒闭的商场要拍卖,到现场认真考察后,我和合伙人陈先生等人击败众多竞争对手,以460万元的价格拿下,后经过装修改造打出了“世纪名品”商城的招牌。 商场一层变成了7个适合做高档服装和皮具生意的大型商铺,每间100平米左右,以70到80万元一个的价格出售。 二楼是酒店和夜总会。 装修工程结束后,仅7套门面房就让我们收回了全部投资。 从此,我也挤进了百万富姐的行列!其实这单生意男朋友完全没有必要冒冷汗,我出的主要是眼光,陈老板等人出的才是真金白银,我在经济上并无多大风险。 这话说起来“卑鄙”,但是实情。 我的合作伙伴都明白这一点,也并不计较。 有钱一起赚,各尽其能,各出其力,这就是广东人为什么比外地人能发财的原因。
经过几年的打拼,如今我已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和房,就连在外企供职的几位朋友,都羡慕不已地说我是快乐的“广州老板”。 是啊,腰包鼓了,走起路来都觉得自己头抬得高高的,很酷!
从打工妹到身家百万,很多人认为这条路很漫长,甚至一生都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,而我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。 穿行在广州繁华的街道上我常常会想,其实赚钱只需要一点点眼光,外加一点点智慧!
中原女孩杨琳的赚钱故事看似偶然,其实有其必然。 与温州炒房团不同。 温州人买房,所到之处,都是整幢楼整幢楼地买,即使买独套,也只要朝向、位置好的,差一点的房子,他们都不爱要。 温州人炒房的特点就是:资金雄厚,对价格不是非常敏感,所以他们交易的方式也与他们雄厚的资金相配合。 杨琳没有那么多的资金,她只好拣些“边角余料”交易。 在交易中,她遵循了两条营销法则:第一,没有不好的产品,只有不好的推销员。 任何在别人看来不好、不合格的产品,当它找到了合适的销售对象的时候,它就成了人见人爱的好产品、俏东西,杨琳卖给那对打工夫妻的第一套拍卖房就是这种情况。 第二,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包装,适当的包装可以修正产品的缺陷,提升产品的档次,赢得顾客的欢心。 那套在广州人眼里丑陋、不吉祥的拍卖房,经过杨琳巧妙的创意和包装,焕然一新,一个多月就升值了近60%(买进21.5万元,装修10万元,卖出50万元),也就是说,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,杨琳就获得了近60%的投资收益率,可视同暴利。 进一步,杨琳又实现了将自己的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换,明智地利用自己在市场上获得的口碑和名声作为杠杆,与他人合伙合作,巧妙借用他人的资金力量,连续做成了几桩单纯依靠其个人积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生意,从而在帮助别人赚钱的同时,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,完成了自己在财富平台上的跨跃,其高明财技令人折服。 看来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。 所谓财技,所谓资本运作,看来并不只是各色“大鳄”们的专利,中小投资者照样可以“资本运作”,可以拥有自己独属的“财技”。 另一方面,按照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说:“一流企业卖标准,二流企业卖品牌,三流企业卖技术,四流企业卖产品”。 26岁的女孩杨琳将个人当作企业来经营,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四流企业到二流企业的迈进,同样足以自豪。